Skip to content
Health Solutions

Health Solutions

健康方案

  • 主頁
  • 保健
    • 是康寶萊(Herbalife)呃人 還是自欺欺人
    • 康寶萊(Herbalife)傳銷 助你展開事業新一頁
    • 深入分析 洗脫康寶萊(Herbalife)副作用之嫌
    • 康寶萊減肥產品減得健康 不用質疑有用嗎
    • 小心康寶萊假貨 正常途徑選購免成苦主
  • 飲食
  • 醫療
  • 食療
  • 減肥
  • 聯絡我們
  • Toggle search form
  • 老年人便秘食療選摘 食療
  • 不同證型糖尿病的調理 醫療
  • 雞蛋益人又傳情 飲食
  • 越減越肥?先告別心理“詛咒” 減肥

心身疾病 宜先治心

Posted on August 31, 2021September 2, 2021 By Health Solutions

前不久,筆者接診了一名60多歲的高血壓患者,他自發現患病,先後經過了半年多的治療,但始終血壓波動較大,不能控制在正常範圍內。後經其他患者介紹才來進行中藥調治。筆者在問診過程中,發現患者不但對高血壓沒有正確認識,長期失眠,而且過於焦慮、緊張,甚至是恐懼(特別怕患高血壓腦溢血)。

所以,筆者首先寬其心志,解其憂慮,耐心進行疏導工作。告訴患者高血壓雖是一種終身疾病,但是可控可治,只要堅持正確合理的治療,血壓完全可以控制在正常範圍內。在辨證施治的基礎上,同時加用了柔肝解鬱、養血安神之品。患者服藥6劑,血壓就完全降至正常,睡眠也得到了改善。後讓其完全改用西藥治療控制,同樣獲得了較好療效,血壓沒有再波動。

心身疾病是一種與心理因素密切相關,以軀體症狀為主的疾病。患者一般以軀體疾患為起因,由於對疾病病因、預後的認識有誤區,生病後引起以焦慮、緊張、憂鬱為中心的精神心理變態,促使原有症狀惡化、複雜化,並形成惡性循環,導致疾病不愈。心身疾病共包括16大系統中的200多種疾病,如臨床常見的高血壓、冠心病、腦動脈硬化、心臟神經官能症、慢性胃炎、消化性潰瘍、腸易激綜合徵、哮喘、偏頭痛、肥胖症、糖尿病、肝膽疾病、癌症、甲亢、勃起功能障礙、月經不調、更年期綜合徵以及亞健康狀態等。

自改革開放以來,我國社會發生了深刻的變化,由於競爭加劇,生活節奏加快,社會與生活中諸多矛盾增加,人們的心理壓力不斷加劇。對於一些人來說,這些心中的苦悶沒有地方或沒有合適的機會去及時宣洩、傾訴,導致緊張、焦慮、失眠、胸悶、心煩易怒、頭痛、頭暈、腹脹等症狀明顯增加,從而使各種心身疾病發病率都有所增加。據統計,現代社會患有不同程度心身疾病的患者已達總發病率的70%,在中醫的門診中更是高達80%以上。

研究表明,心身疾病患者往往具有三大特點:即性格缺陷、不良心理刺激和情緒障礙。在性格方面,這些人多是陽剛過度、好爭強鬥勝,性格急躁易怒;也有一部分人性格太內向,過於陰柔,過分壓抑,有事總是憋在心中,不能及時疏泄。同時,他們在發病前後往往遇到了不良精神刺激,如夫妻不和、離婚喪偶、家庭不睦、下崗失業、晉升不順、經濟拮据、天災人禍,或受到不公正待遇、自尊心受到嚴重傷害等。

對於各種心身疾病患者,單靠藥物治療很難取得滿意療效,必須“先治其心,後治其身”。通過寬其情志,消除憂慮,解除心理壓力,讓患者保持平和樂觀的心態,正確對待疾病,治療才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。中醫藥治療心身疾病具有獨特優勢,因為中醫早在2000多年前的《黃帝內經》中即已形成了“形神合一”“天人合一”和“心身合一”的理論基礎。它不僅可以像西醫一樣進行心理疏導,使患者被壓抑的能量釋放出來,從而改善內分泌和免疫狀態,而且比主要用鎮靜劑調節人情緒的西醫多了一招,即可通過中藥調和氣血陰陽、疏肝解鬱、安神定志,從而調節大腦的興奮和抑制,消除心理壓力,使情緒恢復到正常狀態。如使用疏肝理氣、清心降火的中藥可使急躁易怒的人變得心平氣和,使腦電圖由異常變為正常。中醫不但可通過辨證施治對心理進行藥物治療,同時還可配合食物、針灸、推拿、氣功、藥枕和足浴療法等進行輔助治療,從而可幫助更多的患者解除痛苦。

那麼,醫生該怎樣開啟心身疾病患者的心理之門呢?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又該注意哪些問題呢?筆者認為,“開鎖”的關鍵是讓患者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,其中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最為重要。

1.保持平和、樂觀、豁達的良好心態,隨遇而安。患者首先要確認自己是一個需要幫助的人,是醫護人員帶領下的一名向疾病鬥爭的戰士,在心理上完成角色轉換,這樣對外界發生的變化就能處之泰然。

2.“既來之,則安之”,用樂觀的態度正確對待疾病,放下心理包袱,不悲觀。同時要積極向醫護人員諮詢有關疾病的診斷、治療與保健常識,經常學習有關自己所患疾病的各種知識,特別是養生保健常識。要認識慢性疾病治療的長期性和艱鉅性,鍛煉自己的意志,樂觀地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。

3.患者要努力熟悉新的環境,特別是病情嚴重,需要住院或在家休養的患者,應爭取儘早被親友和新群體接納與關心,避免陷入孤獨。

4.適度運動並參加各種娛樂活動,調節與改善自己的不良心情,藉此調節機體的內分泌功能,增強免疫力和抗病能力。

5.不盲目、不濫用藥物。治療用藥與飲食宜忌等,一定要遵照醫囑執行,按時、按量服藥,正確掌握服藥方法(如服藥應該在飯前還是飯後,通常不用茶水和酒送藥等),不可隨意停藥或加大劑量。

6.合理髮洩與放鬆精神,保持心理平衡。當心理過於緊張、焦慮或壓抑時,要及時發洩。如找親朋好友傾訴,或大哭一場,或去參加適度的運動與娛樂活動,或向心理醫師諮詢等,使自己的精神放鬆,不可有事總是憋在心中。

7.保證充足的睡眠,提高生活質量。對慢性疾病患者,良好的睡眠是及時恢復疲勞、消除緊張、修補傷害、盡快康復的重要方面。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會,睡眠良好可使人次日感到心中平靜和精力充沛。

8.患者家屬應給予足夠的理解與支持,幫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心態。

此外,患者要注意遠離噪聲的干擾;戒掉吸煙、酗酒、熬夜等不良生活習慣;合理搭配飲食,保證飲食均衡,注意低脂、低鹽、低糖,保證各種維生素的供給等,這對盡快康復都非常重要。

醫療

Post navigation

Previous Post: 越減越肥?先告別心理“詛咒”
Next Post: 老年人便秘食療選摘

Related Posts

  • 不同證型糖尿病的調理 醫療
  • 減肥
  • 醫療
  • 食療
  • 飲食

最新文章

  • 雞蛋益人又傳情
  • 不同證型糖尿病的調理
  • 老年人便秘食療選摘
  • 心身疾病 宜先治心
  • 越減越肥?先告別心理“詛咒”

Copyright © 2021 Health Solutions